最新研究成果
-
28 Oct
朱听课题组实现镜像T7转录
构成生命的天然核酸和天然蛋白质皆具有手性单一特性:已知的天然核酸皆由D型核糖组成,天然蛋白质几乎皆由L型氨基酸组成。朱听课题组致力于从遗传信息中心法则出发,利用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手段构建与天然生物分子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至今,该课题组已初步实现了镜像中心法则中的镜像核酸复制、转录、反转录等过程,突破了大型镜像蛋白质全化学合成和千碱基长度镜像基因合成的技术瓶颈,开发了镜像核酸测序、镜像D...
-
20 Oct
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开发单细胞测序数据在线整合的人工智能算法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规模越来越大,所研究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整合来源不同的单细胞测序数据,消除批次效应,进行全面挖掘和解析,是现在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的一个基础和核心环节。目前单细胞测序数据整合面临以下几方面难题:1)不同实验样本、实验平台、建库方法乃至操作等因素带来的批次效应会在单细胞测序数据中引入非生物学噪音,干扰细胞间生物学差异的提取和解析;2)单细胞研究的规模...
-
10 Oct
生命学院梁鑫课题组揭示果蝇痛觉神经元感知局部刺痛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动物对于机械力的感受是将外界力的刺激转化成为生物信号的是一种生理过程。对于机械力刺激的感知是多种感觉过程的基础,包括触觉,听觉和机械痛觉等。为了应对环境中复杂的力学刺激,生物体发展多种多样的机械力感受细胞。其中,机械痛觉感受细胞可以感受具有伤害性的外力刺激,使得生物体能够规避危险,这对于生存至关重要。果蝇幼虫的IV型多树突神经元(c4da)是研究机械痛觉原理和机制的模式细胞,之前的研究揭示了c4da神经...
-
06 Oct
生命学院陈柱成与合作者揭示NuA4选择性乙酰化组蛋白H4的机理
生物体遗传信息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圈形成了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组蛋白H4的 N端尾巴与临近的核小体相互作用,促进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形成以及异染色质沉默。核小体组装和异染色质形成阻碍了DNA的复制、转录以及损伤修复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生物体进化出了一系列的机制来克服核小体的阻碍。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中和赖氨酸侧链的正电荷,并招募其他染色质因子,进而调控染色质折叠、基因转录以及DNA损伤修复等过...
-
04 Oct
你们好,Watson和Crick,我们是榫和卯
凭借着序列互补这一独特的性质,核酸分子在众多生物大分子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合成生物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以DNA为例,DNA分子中的四种组成A、T、C、G之间有着严格的匹配规则——Watson-Crick碱基互补配对(A与T配对,C与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匹配规则进而造成了碱基序列与碱基序列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即序列互补。对于任意一条DNA单链而言,其互补链的序列是明确且唯一的;错误匹配的序列会使降低两条链之间的结合速率,并使...
-
24 Sep
生命学院郗乔然课题组揭示lncRNA-Smad7通过介导TGF-β与BMP信号通路 调控小鼠胚胎…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超家族在细胞分化以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细胞内外均存在着Nodal/Activin/TGF-β以及BMP信号通路的配体,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调控目前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心脏是发育过程中最早发育的器官之一,其中TGF-β以及BMP信号通路对于调控心脏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也有很多组织特异性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发挥重...
-
22 Sep
生命学院柴继杰与合作者首次揭示植物免疫受体蛋白的双功能抗病机制
在与病原菌的长期斗争中,植物进化出精细、复杂的多层免疫系统保护自身免受侵害。定位于细胞膜表面的植物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作为监控病原菌侵害的“前哨”,通过识别病原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Microbe- or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MAMPs/PAMPs),激活对多种病原菌的广谱抗性 (PRR-Triggered Immunity,PTI)。PRR主要是由受体激酶(Receptor Kinases, RKs)和受体蛋白(Receptor-L...
-
09 Sep
生命学院颉伟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共同揭示人类早期胚胎翻译组图谱 并发现TPRXs参与人类…
在哺乳动物卵子向早期胚胎转变的过程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 OET) 中,翻译在减数分裂、合子基因组激活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合子基因组激活 (human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ZGA) 作为生命起始时的第一次转录事件和启动胚胎发育进程的关键事件,在哺乳动物中仍未被完全理解清楚。尽管启动ZGA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其他物种,如斑马鱼和果蝇等中被陆续发现,启动人类ZGA的关键转录因子仍然是一个未...
-
08 Aug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系统解析RBP-RNA编辑的结合偏好性与功能关联
RNA编辑与RNA结合蛋白(RBP)在转录后的一系列复杂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执行对RNA剪接、降解加工及分子功能的复杂调控。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一系列技术为全面分析RNA编辑事件及RBP-RNA互作这两个重要过程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但是此前对两个过程的研究相对独立,对于RBP-RNA编辑的结合偏好性及二者之间在分子功能中的内在关联缺乏系统的解析。针对此问题,杨雪瑞课题组围绕RBP与RNA编辑事件的互作展开研究,定量分析了一系列RBP...
-
03 Aug
生命学院郗乔然课题组与天坛医院合作揭示BMP信号通路在弥漫内生性脑桥胶质瘤中的抑…
弥漫内生性脑桥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DIPG)是一种发生在脑干桥脑部位的,呈弥散性生长、不易手术切除、无有效治疗药物、死亡率高的儿童肿瘤。大约80%的DIPG中,肿瘤发生的驱动因素来自组蛋白H3.1K27M和H3.3K27M 突变。其中H3.3K27M突变病人预后最差,而H3.1K27M 突变病人有更长的生存期,两个DIPG亚群有着不同的致病机理和临床特征,所以分别研究这两个DIPG亚群的致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策略势在必行。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