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29 Sep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与北大刘君课题组合作揭示m6A-cenRNA调控癌细胞着丝粒稳态的机…
在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精确的染色体分离依赖于着丝粒-动粒复合体的正常功能。其中,着丝粒的遗传复制依赖于 CENPA 核小体的传递。具体来说,在细胞周期的G1早期,新生CENPA沉积于染色质中;之后,在发生DNA复制的S期,旧的CENPA被分配于DNA子链和母链上,核小体的空缺由组蛋白H3.3填补。在这一动态过程中,CENPA核小体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提示细胞中存在严密的CENPA维持机制,而其失调则导致一系列有丝分裂错误...
-
13 Sep
清华大学颉伟组、王海峰组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Sundeep Kalantry组合作报道小鼠胚…
在哺乳动物中,雌性(XX)与雄性(XY)细胞具有性染色体二态性。为了平衡基因表达水平,在胚胎发育早期,雌性细胞内一条X染色体会发生转录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XCI)。X染色体失活异常,会引起严重的胚胎发育缺陷,多种人类智力缺陷疾病,甚至胚胎死亡。因此研究X染色体失活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X染色体失活伴随着剧烈的X染色质结构变化,最终呈现为凝缩的异染色质状态,被称为“巴氏小体”...
-
13 Sep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与合作者发文分析IgG1进化及其在抵御病原体中的作用
2024年9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生命中心、免疫学研究所、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刘万里教授,与国内多位交叉学科合作者(西湖大学医学院陈相军研究员,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金鑫研究员,陆军军医大学邓国宏教授,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郗乔然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在免疫学顶级期刊《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发表研究论文“IGHG1变异体表现出极化分布并增强针对危险致病生物的I...
-
09 Sep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光朔课题组利用结构预测软件AlphaFold2开发微管蛋白的高保真…
微管(Microtubule)的动态不稳定性对其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依赖于多种微管蛋白(Tubulin)亚型在微管末端的组装与去组装。微管蛋白突变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活细胞中对微管蛋白进行可视化标记是研究其功能的关键策略,对于理解微管的动态调控以及解析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方法在活细胞内对微管蛋白低损伤、特异性和高效率标记方面存在显著局限(如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对微管...
-
09 Sep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团队总结合子基因组激活调控因子(Licensor 和Specifier)及其工…
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ZGA)作为生命起始后的第一个转录事件,是启动胚胎发育程序、推动早期胚胎发育由母源基因组控制转变为合子基因组控制的重要转折点。由于研究材料有限,人们对 ZGA 的发生机制(尤其是在哺乳动物中)的发生机制知之甚少。随着单细胞和微量细胞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研究发现伴随ZGA的发生,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会经历剧烈的重编程现象。参与ZGA启动的多类调控因子也...
-
07 Sep
生命学院隋森芳课题组和王宏伟课题组合作揭示人源生物素依赖型羧化酶MCC的激活机制
生物素依赖型羧化酶对涉及羧基转移的各种代谢过程至关重要,它们在糖异生、脂肪酸合成和氨基酸分解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酶家族在人体中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它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丙酮酸羧化酶PC,对糖异生、脂肪合成至关重要;丙酰辅酶A羧化酶PCC,参与某些氨基酸和奇数链脂肪酸的代谢;以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MCC,负责亮氨酸分解代谢。基因突变造成的这些酶的缺乏或功能缺失可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如丙酸...
-
27 Aug
生命学院戚益军课题组发现RNA聚合酶Pol V转录产物在调控基因表达和植物抗病虫中的全…
真核生物有三种非常保守的RNA聚合酶, Pol I、Pol II和Pol III,它们分别产生rRNA、mRNA和tRNA等不同种类的RNA。而在植物中,还存在两种额外的RNA聚合酶,Pol IV和Pol V。Pol IV和Pol V转录本在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Pol IV转录本可被加工成24-nt siRNA,siRNA与AGO4蛋白结合,并通过与Pol V转录本互补配对,将AGO4复合物招募至靶标位点,介导DNA从头甲基化。戚益军课题组前期意外发现,与野生...
-
26 Aug
生命学院隋森芳课题组解析了首个蓝藻藻胆体-光系统II超级复合体的细胞原位3.5 Å三维…
藻胆体(phycobilisome, PBS)是蓝藻和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通过共价连接的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以极高的效率传递至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和光系统I(photosystem I, PSI)的反应中心以诱导光-化学能量的转化。虽然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已通过体外纯化的方式得到了解析,但在细胞内的天然状态下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能量传递的途径尚未得到解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课题组...
-
23 Aug
清华生命学院刘万里团队、药学院饶燏团队及北大肿瘤医院丁宁团队联合攻关BTK-PROTAC…
2024年8月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免疫所/生命中心刘万里团队,联合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团队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丁宁团队携手在《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发表题为“PROTAC技术通过降解BTK蛋白缓解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反应”(PROTAC for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degradation alleviates inflammation in autoimmune diseases)的论文。该研究通过两类自身免疫疾病小鼠模型并结合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展示最新一代BTK-PROTAC...
-
13 Aug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新泉课题组解析人源白细胞介素-12及其受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
白细胞介素-12(IL-12)家族的细胞因子由α亚基(p35、p19和p28)和β亚基(p40和EBI3)构成,具有形成异源二聚体、亚基和信号组分共享的特性。目前在人体内确定的家族成员包括IL-12(由p35和p40亚基结合形成)、IL-23(由p19和p40亚基结合形成)、IL-27(由p28和EBI3亚基结合形成)以及IL-35(由p35和EBI3亚基结合形成)(图1)。这些细胞因子主要由不同类型的抗原呈递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产生,作用于T细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