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05 Jun
齐岭、吝易实验室揭示脂肪细胞内质网中错误折叠的蛋白处理新机制
细胞通过各种不同的蛋白质量控制机制(Protein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s)防止有害蛋白聚集。 这些蛋白质量控制机制的退化或故障导致众多人类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各种老年疾病等。内质网作为蛋白质折叠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场所,利用内质网蛋白降解 (ERAD) 和内质网自噬 (ER-phagy)两种机制降解错误蛋白。其中ERAD 有针对性地降解内质网中的蛋白,而ER-phagy,作为自噬 (autophagy) 的一种,常被认为批量降解已碎片化的...
-
02 Jun
隋森芳院士团队在Nature上发文揭示核孔复合体转运核糖体前体的分子机制
5月31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冷冻电镜中心、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uclear export of the pre-60S particles through nuclear pore complex”的最新研究成果。
-
25 May
生命学院颉伟组应邀在TiBS发表关于增强子激活、失活和沉默的综述
2023年5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课题组在《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期刊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decommissioning, and dememorization: enhancers in a life cycle”的综述。
-
16 May
江鹏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肿瘤来源延胡索酸的免疫抑制功能
2023年5月12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 与武汉科技大学祝海川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张新祥课题组合作,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题为“肿瘤细胞来源的延胡索酸抑制肿瘤微环境中CD8+ 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的研究论文。
-
13 May
李赛课题组总结cryo-ET的技术突破及其带来的分辨率革命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是在原位环境下发现并解析新结构,实现跨尺度生物成像的重要结构生物学手段。近年来cryo-ET领域蓬勃发展:一方面,cryo-ET数据采集及后续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革新带来了分辨率的革命性突破;另一方面,细胞环境下的目标识别技术及减薄冷冻细胞样品技术的发展,使在10万倍放大倍数下直接观察生理条件下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成为可能。这两方面的革新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在宿主细胞中原位高分辨观测病...
-
28 Apr
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开发冷冻电镜密度图分辨率估计的人工智能算法
冷冻电镜已成为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最主要技术之一。在冷冻电镜密度图的质量评估中,一个关键的指标是分辨率,即可以通过一致性测试的最精细结构细节的大小。由于样品异质性和辐射损伤等因素的影响,冷冻电镜密度图在不同区域的分辨率是可以不同的;因此,研究者因此引入了局部分辨率的概念。快速、准确、有效地评估冷冻电镜密度图的局部分辨率可以为三维重构和下游结构分析提供指导。目前可用的局部分辨率估计方法存在一些限...
-
26 Apr
生命学院李赛课题组利用cryo-ET解析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原位结构和膜融合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为具有囊膜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它变异速度快,短短三年内已进化出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多个变异株。有些突变会导致抗原漂移,增加感染性,削弱疫苗及抗体的效力,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在这些重点关注的变异株中,B.1.617.2(Delta)表面的S蛋白表现出最高的膜融合特性;同时,Delta株表现出最高的致病性,且病人的平均病程最长。Delta S蛋白的超强膜融合能力已知可在仓鼠上引发更重的症状,且新冠...
-
22 Apr
生命学院李雪明课题组与友谊医院尤红课题组合作开发一种冷冻电子断层成像生物组织样…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ET)是一项正在快速发展且极具潜力的冷冻电镜技术。相对于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无需经过蛋白纯化流程,便可以研究生理状态或病理下的生物大分子的原位结构。聚焦离子束切割技术(cryoFIB)是目前用于制备生物样品最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生物组织体积大,相应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样品制备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效率低、样品易碎和定位困难等,极大地限制了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
-
18 Apr
来拔河吧,外切酶和聚合酶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一种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的DNA修复途径,用于保护基因组的稳定性。在分子克隆领域,同源重组长期以来一直被应用于在体内和体外组装多个DNA双链片段。其中许多组装方案的可行性依赖于多种类型的酶活性,例如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分子克隆方法Gibson assembly,就利用了DNA外切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这三种酶活性。在分子克隆中,利用酶产生具有互补序列的单链DNA片段对于DNA双链片段的组装是...
-
13 Apr
Brian Kobilka、陈春来和金长文等课题组合作利用多维互补的生物物理学手段揭示β2肾…
2023年4月10日,斯坦福大学Brian Kobilka 课题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北京大学北京核磁共振中心金长文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胡蕴菲课题组、东北大学Asuka Inoue课题组、莱比锡大学Peter W Hildebrand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联合发表题为“β2肾上腺素受体固有无序C末端的功能和动态 (Func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carboxyl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