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05 Apr
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发展化学和光诱导方法实现cGAS的可控相分离和激活
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在cGAS-STING 通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一种DNA传感器,可与dsDNA结合,随后诱导I型干扰素的表达,因而在先天性免疫反应扮演着重要角色。细胞内cGAS的失调与一系列疾病密切相关,针对cGAS活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新的cGAS相分离和活性调控策略。目前已发现几种人类和病毒蛋白可增强或抑制cGAS的活性。然而,由于缺乏对辅助蛋白与cGAS、dsDNA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这些蛋白发挥调控时的分子相互...
-
05 Apr
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发展基于荧光寿命的凝聚体内部流动性的实时表征技术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科学家发现多种致病蛋白能够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形成动态的液态凝聚体。这些生物分子凝聚体会随时间推移经历液-固相变过程,最终转化为病理性的固态聚集体。当前研究中广泛采用的FRAP(荧光漂白恢复)技术虽然能够有效评估液态凝聚体的流动性特征,但无法对流动性进行非破坏性的实时动态表征和可视化追踪,这一技术瓶颈在相关研究中普遍存在,亟待新型检测方法的突破。2025年3月3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
-
05 Apr
生命学院陈柱成团队捕捉ISWI滑移核小体过程的动态构象,揭示染色质重塑机理
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的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元。染色质重塑蛋白(chromatin remodeler)利用ATP水解的能量移动核小体,从而调节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表达。染色质重塑蛋白包含4个主要家族:SWI/SNF,ISWI,CHD和INO80,它们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SWI/SNF帮助形成开放的染色质,促进基因表达;而ISWI则感知接头DNA的长度,促进等间距核小体阵列排布,推动紧密染色质结构形成。不同的染色质重塑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马达结构...
-
05 Apr
生命学院孙前文实验室揭示一类独立于转录激活与转录沉默的全新染色质状态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转录状态主要包括转录激活和沉默。转录沉默通常与基因组中的异染色质结构域相关,该区域往往富集了高水平的DNA甲基化和抑制性组蛋白修饰,并显示出高度紧凑的染色质状态,最终导致RNA聚合酶无法进入,实现转录抑制。相反,转录激活主要发生在更开放、松散的常染色质区域,这种染色质环境便于结合RNA聚合酶II,并与转录活跃型组蛋白修饰(诸如常被研究的H3K36甲基化修饰等)高度关联。2025年3月31日,清华大学...
-
25 Mar
生命学院方晓峰课题组揭示相分离和相变介导热胁迫下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的机制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环境严重威胁农作物产量,热胁迫能够通过抑制光合作用效率阻碍植物生长并降低作物产量,然而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另一方面,在高等植物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存在大量的编辑位点,异常的RNA编辑可导致植物发育缺陷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失调。RNA编辑对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调控至关重要,而热胁迫则显著抑制这一过程。那么热胁迫是如何调控RNA编辑过程的?热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否能够通过对RNA编辑...
-
24 Mar
生命学院李赛团队揭示Ad5-nCoV(“克威莎”)疫苗诱导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批准多种COVID-19疫苗用于紧急使用,这些疫苗基于多种平台,例如mRNA疫苗、灭活病毒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大多数疫苗选择S蛋白或其RBD结构域作为免疫原,以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并建立长期免疫记忆。Ad5-nCoV("克威莎"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已在十多个国家获批,并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向全球供应了超过1亿剂。2...
-
14 Mar
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RAS突变肿瘤过程中特异性自噬的调控机制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降解性代谢通路,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及生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的异常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癌症等。多年来,领域内的科学家一直在试图靶向自噬来治疗癌症。但目前尚未有特异性靶向自噬而治疗癌症的药物被成功开发,其重要原因是导致自噬失调的具体分子事件,特别是癌症相关自噬和生理性自噬(如饥饿诱导的自噬)之间的差异尚未阐明。随着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调控作用的研究,靶...
-
13 Mar
生命学院时松海课题组揭示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初级纤毛调控动物压力的新机制
生物的一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应激性是生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大脑是脊椎动物感知和调控压力的中枢,目前对神经元如何在细胞层面初始地感知并转导压力信号仍然缺乏清晰的认知。对此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神经元在压力响应中的细胞学机制,并为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防治提供新理论。初级纤毛是以微管为基础的、突出于细胞表面的微小的细胞结构,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非分裂的细胞上。初级纤毛被认为是细胞的天线,感知胞外信...
-
28 Feb
生命学院王宏伟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果蝇内源小干扰RNA加工的结构基础
RNA干扰(RNAi)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RNA沉默机制,在基因表达调控、病毒感染防御以及基因组免受转座子活性影响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与miRNA(micro-RNA)和exo-siRNA(exogenous small interfering RNA)介导的小RNA干扰过程相比,目前关于较长且具有复杂结构的endo-siRNA(endogenous small interfering RNA, esiRNA)的加工、成熟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相对有限。2025年2月20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宏伟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麻...
-
25 Feb
生命学院王佳伟课题组解析F型噬菌体尾样细菌素的结构
细菌素(Bacteriocins)是细菌分泌的一类具有杀菌活性的蛋白质,不仅在微生物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具有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的潜力。其中,噬菌体尾样细菌素(PTLBs)因结构与噬菌体尾部高度相似而备受关注。F型PTLBs与长尾噬菌体的尾部同源,且都具有柔性、不可收缩的管状结构,但这一类细菌素具体的分子组装和杀菌机制长期未明。Monocin是一种代表性的F型PTLB,由李斯特菌属(Listeria)微生物产生,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