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研究组在《Science Signaling》期刊在线发表了名为《B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牵引力的起源、动态特征和功能》 (Profiling the origin, dynamics, and function of traction force in B cell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B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免疫突触内产生牵引力的详细特征和相关机制。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研究员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熊春阳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3级博士生王君一与北京大学力学系博士生林峰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本研究需要大力整合生物力学、分子免疫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高精度活细胞成像和模式生物工作等不同学科的交叉优势,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
B淋巴细胞作为抗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维系着人类的健康。B细胞的免疫活化进程在其细胞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外来病原体抗原后启动。已有前期工作揭示B细胞接触到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展示的抗原、进行免疫活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铺展-收缩现象,从而将抗原集中在B细胞与APC接触面的中央,形成高级免疫突触结构,而这一铺展-收缩过程是由B细胞产生的牵引力所引起的。但牵引力的具体特征及机制并不清楚。
该研究根据B细胞的特点改进了传统的牵引力显微镜技术,结合共聚焦活细胞成像系统,对B细胞产生牵引力的时空动态特征、调控分子机制等作以深入探索,并基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牵引力的差别提供了诊断或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思路。该论文发现B细胞在模拟体内APC刚度的弹性基质表面,铺展-收缩(活化)的过程中产生10-20nN的向心牵引力,牵引力在活化5min内快速产生,其较强区域分布在细胞与基质接触面的外围,该特征可维持达30min。肌动蛋白的重组、肌球蛋白和动力蛋白提供的回缩力均提供了牵引力产生的动力。利用敲除细胞系库进行的筛选和回补实验证明,近膜BCR信号通路的一些信号分子对牵引力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分子机制上,局部BCR微簇体(microcluster)的聚集程度(荧光强度)与牵引力的强度呈正相关。类别转化后的IgG B细胞相比于初始IgM B细胞产生了更强的牵引力,这一差异与膜联免疫球蛋白mIg重链的胞内区序列有关。最后,该论文比较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B细胞会产生更强的牵引力,这可能与其识别自身抗原进行的异常活化有关。该研究定量表征了牵引力这一B淋巴细胞活化过程的重要指标,并系统性地探索了与牵引力的产生与维持相关的调控和影响机制,也为B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和免疫调节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对进一步了解自身免疫疾病,从而探索其致病机理、进而研发药物或疫苗等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刘万里研究员研究组一直致力于使用新型的高速高分辨率的活细胞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结合传统的分子免疫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研究手段,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继2013年在《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Immunology),2015年在《欧洲免疫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和《eLife》,2017年在《eLife》,2018年在《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发表B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受到机械力调控的相关论文后,这一新成果是他对该领域的又一贡献。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提供经费支持。
原文链接:http://stke.sciencemag.org/content/11/542/eaai9192
牵引力显微镜技术测量B细胞牵引力模式图(A)及单个B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相差图像、荧光颗粒图、计算得到颗粒位移云图及牵引力云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