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清华大学首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博士后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1-06-02 10:47:11

2021年5月29日至30日,清华大学首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密云雾灵山庄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生命科学学院主办,医学院和药学院协办,旨在为校内从事生物及医药相关研究的博士后们提供一个高水平的沟通与交流平台,让青年学者们可以自由讨论和分享科研成果,促进实验室之间全方位、多角度的交叉与合作。

本次论坛邀请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邵峰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松海教授、博士后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俞立教授,薄荷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毓文女士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周帆、刘俊杰作特邀报告。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王宏伟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参会人员还包括清华大学生物及医药相关领域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工作协调老师以及210位在站博士后。

5月29日上午,论坛正式开幕,俞立教授致开幕词。俞立对首届博士后论坛的启动表示赞扬,希望博士后们能够在论坛中积极参与报告讨论和海报交流等环节。他寄语在场博士后们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之外,积极锻炼基金申请、文章撰写,以及与期刊编辑等科研同行沟通的能力,相信这一代高水平、受过良好训练的博士后们定能够在未来改写中国的科研现状。

俞立教授致开幕词

在随后的特邀报告中,两位刚刚结束博士后生涯、建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的青年教师周帆、刘俊杰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给在场的博士后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建议。周帆介绍了自己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追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命运决定的精彩工作,并且从细胞与个人的命运选择的相似之处出发,希望大家在科研与生活中都能“跟随内心,用尽全力,顺其自然”。刘俊杰回顾了自己从博士生、博士后到现在独立开展研究的学术生涯,介绍了exosome降解RNA的机制和CRISPR-CasX这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的鉴定与开发,同时结合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感受,勉励大家在科研创新中思路开阔,保持本真。

周帆老师、刘俊杰老师作特邀报告

俞立介绍了其实验室对一种新的细胞器——迁移体的发现过程,以及对迁移体的真实性、形成机制与功能等多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独创研究。时松海梳理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包括从博士生期间对学习记忆的细胞机制的探索,到博士后期间对神经发育的研究,再到独立研究阶段对大脑组装与运行的创新工作。两位教授的报告生动地诠释了优秀的、前沿的、创新的科学研究的探索模式。

俞立教授、时松海教授作特邀报告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刘毓文女士介绍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刘女士在生物医药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投资了包括“水木未来”在内的一批国内领先的拥有原创技术产品的生物医药公司。她为大家介绍了国内生物医药从“仿制”到“跟随”再到“原创”的发展历史,并表示Academic和Industry不是两个平行的世界,而是存在许多交叉,希望在座的博士后们有能力投身于生物医药领域,做出真正世界领先的、具有源头创新的顶尖产品,助力国内医药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刘毓文女士作特邀报告

邵峰院士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讲故事一般,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在“细胞焦亡”领域的细致而全面的科研工作,揭示了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并对其在肿瘤免疫治疗方向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精彩的报告赢得了在场博士后们的阵阵掌声与积极互动。

邵峰院士作特邀报告

除特邀报告环节外,来自生命学院、医学院、药学院与自动化系的18位博士后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由在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打分,评选出了6位“优秀报告人”奖。论坛还举行了自由学术交流暨海报展,并在参与的32张海报中,由所有参会人员评选出了10位“优秀海报”奖。

博士后作口头报告

自由学术交流与海报展

邵峰院士,王宏伟教授和时松海教授分别为获得“优秀报告人”奖和“优秀海报”奖的博士后颁奖。

获得“优秀报告人”与“优秀海报”奖的博士后与颁奖嘉宾合影

王宏伟教授致闭幕词。他表示,首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博士后在下一阶段将要成为PI。PI是Principal Investigator的缩写,但是也可以理解为Professional Inceptor,也就是为大家注入梦想的人。他期望大家能够从接受梦想的人,尽快转变成为研究生和博士后们注入梦想的人,成长为真正的能够独当一面的科研领袖。

王宏伟教授致闭幕词

清华大学首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和药学院的博士后创造了高水平的、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博士后群体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为博士后队伍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论坛计划于每年春季学期举办,让我们共同期待2022年(第二届)更加精彩!

参会人员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