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生命学院在生命科学馆143会议室隆重举行第10届特殊贡献奖及2019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奖颁奖会。一年一度的颁奖会是传承和发扬学院优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极好机会。饶子和院士、程京院士、孟安明院士、陈晔光院士、生命学院院长王宏伟、党委书记吴畏及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共百余人参加颁奖会。院长王宏伟主持会议。
生命学院院长王宏伟主持颁奖会
会上首先颁发的是生命学院特殊贡献奖。院长王宏伟宣读了颁奖词,并介绍了两位获奖人在90年代末学成归国,在生物系当时艰苦的条件下组建团队、开拓资源的励志故事以及他们分别在生物物理和国内生物芯片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王宏伟提到,两位获奖人对当时生物系的科研攻关、人才培养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紧接着,王宏伟和学院党委书记吴畏为获得第10届特殊贡献奖的饶子和院士和程京院士颁发了奖杯和证书。在两位获奖者的获奖感言中,饶子和院士首先分享了感恩和感激,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冠状病毒领域的科研经历,鼓励年轻学者要专注学术,要有国际视野,勇攀科技高峰。程京院士先是分享了自己从英国回到生物系的小故事及自己和生物系的深厚感情,他结合自己在SARS和冠状病毒中的抗疫经历,鼓励大家胸怀天下,为清华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竭尽全力做出贡献。
院长王宏伟、党委书记吴畏为饶子和院士、程京院士颁奖
饶子和院士于1996年底入职清华大学生物系,建立了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在开启了清华结构生物学发展的新篇章。他还担任了清华生物系98级本科生班主任,是当时首位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的长江学者教授,并于2002 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03年,他带领实验室在抗“非典”的斗争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功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的主蛋白酶三维晶体结构。同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清华生物系复系后产生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饶老师团队首先解析了新冠病毒的两个主要抗病毒药物靶点―主蛋白酶和聚合酶的三维结构,为认识病毒复制机制和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
程京院士1997年接受清华大学邀请,作为清华大学第一位“百人计划”入选者,受聘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时,国内生物芯片领域一片空白,他从生物系腾出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复印机房起步,于2000年创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2年,他申请了获得863重大专项课题—生物芯片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国家6000万元经费资助。
2003年SARS肆虐期间,他领导生物芯片中心的科研人员全力投入到“非典”基因检测的研究工作,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利用基因芯片首次成功实现对非典型肺炎病人临床样本的检测确认。2003年底,生物系与博奥生物芯片公司共同研制的“微阵列芯片扫描仪”通过教育部专家认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中,他带领的团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饶子和院士、程京院士发表获奖感言
接着,会上颁发了2019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奖,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戚益军宣读获奖名单。2019年获奖成果为“植物抗病小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完成人:柴继杰、王宏伟。孟安明院士和王宏伟院长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2019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奖”颁奖现场
由柴继杰、王宏伟、周俭明(中科院遗传所)共同完成的“植物抗病小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工作是世界首次发现并阐述了植物抗病小体形成与作用机制,填补了25年来关于抗病蛋白功能机制的认知空白。这项成果为更好地利用植物抗病基因服务抗病育种、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他们的成果以两篇研究长文的形式在《Science》发表,同期《Science》等杂志纷纷对该成果发表了评述文章,高度赞扬此项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此项成果给予报道,清华大学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此项成果,这项成果也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柴继杰教授作为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他对合作伙伴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他认为获奖是学院对自己前期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在今后科研工作中会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颁发了工会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张贵友、林琳、丁晓岚、朱梅,这四位获奖人均在学院工会委员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党委书记吴畏还宣读了2019年度学院获表彰人员名单,并感谢全体教职员工过去一年在各自岗位上的默默付出。
“工会工作突出贡献奖”颁奖现场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生命学科备受关注的一年。在疫情阻击战中,全院教职员工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和使命担当不仅为取得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也为新一代有志于投身生命科学事业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特殊贡献奖”已经走到第十年,“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奖”也历经两个春秋,一直是促进学院学科建设和鼓励PI深耕学术的动力。同时,科研工作离不开坚定的后方保障,今年首次设立的“工会工作突出贡献奖”也希望借此鼓励学院的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在学院新的百年同心筑梦,共创未来。
颁奖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