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及细胞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基础。从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控到病原体识别,几乎所有生理与病理过程的有序开展,都依赖于精准的互作机制。为满足不同研究场景下的互作分析需求,布鲁克分子互作依托 3 项核心技术,5款核心产品,为研究人员提供多维度的互作研究解决方案。
Bruker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产品线,凭借专利的 SPR+ 检测技术与独特无阀微流体技术,实现高通量分子互作分析,可快速处理大规模样本,精准匹配多样本高效处理的研究需求。其应用覆盖结合分析(动力学与稳态)、高通量筛选、表位表征、特异性 / 选择性分析、条件依赖性结合、蛋白定量及热力学分析等场景,兼容小分子化合物、寡核苷酸、大环化合物、多肽、蛋白、脂质体、病毒样颗粒等常见分子类型检测。

heliX+ 采用了先进的纳米杆荧光传感(switchSENSE)技术,该技术创新融合定制化 DNA 纳米杠杆与传感芯片,可精准捕获由分子互作或相对运动引发的微小荧光信号变化。除常规分子互作动力学检测外,还能通过 DNA-Y 型结构与双色荧光技术解析三元复合物形成等复杂相互作用,借助电驱动纳米杆震荡来动态表征分子相对大小与构象变化,通过 DNA 相关酶的相对运动实现酶活性检测。多重实时动力学检测模式,专为复杂体系下的互作分析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heliXcyto是市面少有的能够实时自动化分析细胞层面的分子结合与解离速率的仪器,仪器通过创新的原生细胞互作(scIC)技术的应用,助力研究人员在天然微环境中考察分子互作,更贴近生理真实场景。其传感芯片采用可流通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笼状结构,可物理捕获原代细胞、T 细胞等各类细胞,定制化笼体尺寸支持单细胞捕获。仪器适用于单 / 多特异性抗体及其他生物制剂的细胞水平表征,同时可实现 GPCRs 等复杂难检测细胞表面靶点的互作分析。

讲座内容:布鲁克互作技术及应用分享
讲座时间:2025年11月18日(周二)10:00-13:00
讲座地点: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U6-059会议室
讲座方式:线上线下结合
报告人:黄 熠 SPR应用工程师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葛庆华 heliX互作应用经理 同腾睿杰(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常老师 changing#tsinghua.edu.cn(发送邮件时请将“#”替换成“@”)
报名方式:
访问链接:http://proteinreasearch-e212.mikecrm.com/LjVcJlc
或扫描二维码:

备注:根据报名信息及参会提供午餐和礼品抽奖。请提供准确的电子邮箱地址。
生物样品制备与鉴定平台
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