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林鑫华教授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讲述“消化道稳态的调控机制”

2019-11-13 13:15:30

 2019年11月7日上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林鑫华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于清华大学生物新馆143报告厅作了题为“Regulatory Mechanism of Intestinal Homeostasis”的精彩报告。来自生命学院、医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的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医学院倪建泉教授主持。

首先,倪建泉教授简要介绍了林鑫华教授的学习和科研历程。林鑫华教授于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0-2008年受聘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发育生物学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9-2016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教授目前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林鑫华教授在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研究工作多发表在国际一流的专业杂志上。

图为林鑫华老师报告现场

报告开始,林鑫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发育过程中Wnt, Heghog, BMP, JAK/STAT等各类信号通路对于形态发生的重要调控作用,简要介绍了果蝇、小鼠和人类肠道类器官对于消化道稳态研究的意义。随后,林鑫华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消化道稳态研究中的研究成果。第一部分,林鑫华教授介绍了BMP信号通路在果蝇消化道吸收细胞中,通过反馈调控消化道干细胞稳态的作用机制。干扰BMP信号配体Dpp的表达,造成肠道稳态失调,干细胞增多,出现消化道肿瘤表型。进一步研究发现,DPP表达在气管中,以非自主的形式调控消化道干细胞。第二部分,林鑫华教授介绍了基底膜蛋白多糖(perlecan)通过调控细胞与肠道基质间的粘附,在消化道微环境中发挥作用,其丢失会造成肠道干细胞分化。第三部分,林鑫华教授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一个新的JAK/STAT信号通路靶基因——wdp在肠道稳态中的作用。Wdp表达降低造成消化道稳态失调,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wdp影响了JAK/STAT信号通路配体Dome的亚细胞定位,从而形成一个反馈调控环路。最后一部分,林鑫华教授介绍了一部分他们课题组正在进行的从果蝇到小鼠和人的消化道调控因子转化研究。包括:(1)Znhit1条件性敲除小鼠在发育和消化道功能方面存在紊乱,深入研究发现其通过连接H2A.Z和YL1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干细胞增殖,抑制干细胞分化。(2)EMC(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对于肺部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构建了EMC3的小鼠模型,目前正在进行深入研究。

图为报告现场听讲的师生们

报告结束时,在场的师生对林鑫华教授的精彩报告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就相关学术问题与林鑫华教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个人简介:

林鑫华,博士,教授。1980-1984年就读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生物系。1984-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1990-1995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学习,获博士学位。1995-2000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2009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医学中心(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任教,先后任助理教授 (2000)、副教授 (2005)、教授 (2008年)。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国家特聘专家。2009-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发育信号转导及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2016年至今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还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负责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Medicine,《细胞生物学学报》等多个期刊主编工作。